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寻根问祖

郭子仪故乡风物散记

 来源于:本网   作者: 阎广勤 发表时间:2015-01-14 15:52:25

        在华县2005年新建的华州公园里,耸立着一尊高大的古代武将塑像,这个武将就是唐代名将郭子仪。6eS西邢文化网

  华县是郭子仪故乡,这尊塑像,是故乡人民对郭子仪的纪念。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,抵御外族入侵,建立了不朽的功勋,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,史称“权倾天下而朝不忌,功盖一代而主不疑”,举国上下,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。他不但永远留在故乡人民的记忆里,而且在故乡的大地上,还保存了许多有关他的遗迹,虽经1300多年的风雨沧桑,仍以其独特魅力,吸引着四方游客和众多仰慕者的瞻仰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6eS西邢文化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西马村中话故园
  从华县县城东行5公里,跨过罗纹河桥,穿过片片鱼塘,转向北行,迎面出现一个极为普通的村庄,这就是郭子仪在华县的故园——西马村。
据西马村中父老们讲,此村是郭子仪先祖世居之地,郭子仪也出生在这里,原村名已失考。后来,郭子仪六子、唐代宗驸马郭暧的后裔们在此繁衍,而被称为“驸马村”,后又演变为今名西马村。西马村原址在现址北0.5公里处,因地势低洼,常受洪水威胁,而于1977年后陆续搬迁到现址。
西马村东面20多公里是直插天际的西岳华山,南面数公里是与华山齐名,并称“二华”的少华山,大小两座华山山势相连,高雄挺拔;村北数公里处是宽阔曲折的渭河;西面从村边流过的是渭河支流罗纹河(唐代称小敷溪)。西马村南公路旁,立有一石碑,上题“唐汾阳王故乡”六个大字,“汾阳王”是郭子仪因功得到的爵位。这座碑是明朝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正月,由华州知州朱茹所立,现由华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。1994年8月,华县人民政府照原碑样式刻制后在原地重立。  
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的万岁通天二年,即公元697年,郭子仪就出生在这个村子里。郭家是仕宦之家,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历任各种文职和武职,最后做到寿州刺史。郭子仪从小就喜欢读兵书,练武功。在二十岁左右时,经州县选拔后,参加了朝廷的武举考试,以优异成绩步入军界,开始了他60多年的戎马生涯。
从那以后,一千多年过去了,沧海桑田,世事变迁,但郭子仪故乡——西马村,却永远铭刻着这位伟大先贤的名字。
6eS西邢文化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招魂冢前祭英灵
  从西马村出来,南行一公里左右,有一片高亢的台地,这里就是郭子仪招魂冢遗址。招魂冢又名衣冠冢,是葬时不得其尸,即用死者生前衣物招魂而葬的坟墓。相传,郭子仪招魂冢埋的是郭子仪的一双战靴。
郭子仪真身葬在何处?为什么他没有葬在故乡而要修招魂冢呢?
郭子仪于唐德宗建中二年(公元781年)六月十四日,以85岁高龄在京城长安(今西安)去世。为表彰他的盖世功勋,德宗特予以他陪葬建陵的荣誉。建陵为唐肃宗之墓,在今陕西省礼泉县。唐肃宗是唐德宗的祖父、唐代宗之父。唐玄宗天宝十四载(755年)十一月,安史之乱爆发,安禄山叛军很快控制了黄河南北,并于次年6月占领了京城长安。唐玄宗仓皇逃到四川;太子李亨逃至灵武(今宁夏)即位,为唐肃宗,尊玄宗为太上皇。肃宗朝廷仓促建立,兵微将寡,无力保护自己,更无力指挥平叛战争。郭子仪当时为朔方节度使,正在河北与叛军作战。闻讯后即率领5万朔方军来到灵武,肃宗朝廷军威始盛,才有了可直接指挥的雄厚军事实力。郭子仪辅佐肃宗,于至德二载(757年)收复了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,建立了盖世奇功,稳定了肃宗的地位。肃宗曾十分感激地对郭子仪说:“吾之家国,由卿再造。”因此,郭子仪死后为唐肃宗陪葬,是对他奠定肃宗地位这一功绩的充分肯定。
郭子仪为唐肃宗陪葬于礼泉县,是对他的极大褒奖,但给其故乡后裔祭坟扫墓带来不便。因而郭子仪后裔在西马村南边高燥、宽展的风水之地建起了招魂冢。
此冢建于何时?不得而知,但不会晚于明朝。明朝万历二年(1574年)至万历七年(1579年)任华州知州的石元麟,在此立一块“汾阳王之墓”的石碑。清朝康熙时,曾有一次扩建。清乾隆时,陕西巡抚毕沅,也在此立碑以志。
民国时,郭子仪招魂冢连同附属耕地约几十亩地。墓园占地5亩,有墙圈起。园内柏树参天,浓郁苍翠,密布成林。墓冢坐北朝南,底面周长约20多米。墓园前有一砖门楼,上有一石刻颜体“敕建王坟”的横眉,可证此冢为皇帝批准所建,但为何朝哪位皇帝,则无记载。
可惜的是,郭子仪招魂冢已于“文革”中被毁,墓园中的石碑也仅存明朝石元麟所立残碑,还为招魂冢留下一点痕迹。此碑现立于华县文物管理委员会院内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故国犹存子仪祠
  从西马村和招魂冢返回县城,在距县城一公里处的东关,有一座年代久远,饱经风霜的建筑,这就是郭子仪祠。
东关在唐、宋时,为华州城内东北角。相传,这个地方为郭子仪平定周智光之乱时,周智光被擒之处。唐代宗大历二年(767年),郭子仪起兵讨伐割据同州(今陕西大荔县)、华州的同华节度使周智光。周智光部下迫于大军压境,在此处捉住周智光并将其斩首来献。后来,华州百姓为怀念郭子仪,在周智光被擒处之侧,祭祀郭子仪。
北宋仁宗至和元年(1054年),崔辅任华州知州。他上任后,发现郭子仪故乡没有郭子仪祠,却为唐朝叛臣韩建立庙(韩建是唐朝末年的镇国节度使兼华州刺史,辖同州、华州,割据一方,对抗朝廷。他曾挟持唐昭宗到华州达两年之久,阴谋挟天子以令诸侯。韩建后降于大军阀朱温,在朱温篡唐建立后梁王朝时,又曾任宰相),还有为韩建歌功颂德的石碑,不禁大为气愤,认为这是“忠义之晦而叛逆之昭”。遂令毁去韩建画像及碑,于州城东北角,即唐时华州百姓祭祀郭子仪之处建起了郭子仪祠。祠建成后,崔辅上奏朝廷,得到宋仁宗的赞扬并予以批准。崔辅以后的第四任华州知州赵刚上任,对崔辅的建祠之举深为敬佩,并请太原文人王彰撰写了《唐尚父汾阳忠武王碑记》。碑文追叙了郭子仪的业绩,歌颂其功德,记述了郭子仪祠的建造过程。嘉祐六年(1061年),赵刚派人将其碑文楷书勒石,立于郭子仪祠院内。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,即公元1556年1月,华州发生8级大地震,郭子仪祠被毁,王彰撰文的石碑也断为两截。震后,祠堂得以修复,石碑也重新镌刻。
清朝时的文献记载,郭子仪祠还有两个旌功坊。一为门坊,上题“诚孚中外,威振华夷”;一为路坊,上题“功盖天下,再造唐室”。清同治元年(1862年),华州爆发了回民大起义,清王朝官军、民团与起义军发生激烈而残酷的战斗,华州境内的官署、庙宇、民居等建筑物在战火中几乎破坏殆尽,郭子仪祠及旌功坊也全部被毁。
回民起义被清王朝镇压后,郭子仪祠于原址处再次修复,年代不详。路坊于同治十三年(1874年)重建。重建后的郭子仪祠坐北朝南,位于官道北侧,有上殿三间,前殿三间。上殿内塑有郭子仪像,北宋王彰撰文的石碑则立于院内东旁。重建的路坊,俗称“郭子仪牌楼”,位于祠前东侧,横跨东西向官道,正面向西。牌楼宽约七八米,高约五六米,四柱三间,歇山顶,八角翘起,檐下斗拱排列,除四柱下方为石礅及顶上覆盖绿色琉璃筒瓦外,全部为木制。牌楼右面一间横额题“功盖天下”,左面一间横额题“再造唐室”,当中一间横额题“敕建唐汾阳王祠”。横额全部为蓝底金字。这个牌楼建成后,一直是华州人的骄傲,民间素有各级官员到此要“文官下轿,武官下马”一说。
民国时,官道改建为公路,路北的祠和横跨公路的牌楼,仍屹立在原处,迎接东来西往的行人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郭子仪祠及牌楼作为文物受到保护。但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却受到很大破坏。牌楼于1966年被拆毁,上殿因年久失修而倾颓,前殿也很破败。北宋王彰撰文的石碑也险遭厄运,因当地群众将其嵌于前殿东山墙内而得以保存下来。这个碑现高2.7米,宽1.5米,厚0.36米,字迹还非常清晰。1978年,郭子仪祠前殿、石碑被县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保护面积共200多平方米。
1994年,华县人民政府重修郭子仪牌楼,郭子仪后裔、旅居台湾的华县人郭振武慷慨捐资助修。修复的郭子仪牌楼移建于县城南,长20米,高13米,基本照原样而建,但比原牌楼更加壮观宏伟,现已成华县标志性建筑。
华县县城西南5公里处,是拔地而起,与西马村正南少华山紧紧连在一起的五龙山。在高峻的山顶之上,有郭子仪儿子郭暧之墓。
五龙山及郭暧墓是华县的一处名胜,历代群众常登临游览、瞻仰。西马村郭氏是郭暧传人,更是每年清明节,都要由族长率领一些年轻人登山祭祖上坟。站在郭暧墓前,眺望南部连绵不断的秦岭群山,远望东面伟岸高耸的太华山和少华山,极目西方隐于苍茫天际之处的西安古城,俯视北面广阔坦荡的关中平原和蜿蜒曲折玉带一般的古老渭河,无论是谁,都会从心中涌出一股激情:这一片博大雄浑的神奇土地,养育了“功盖天下,再造唐室”的一代伟人;郭子仪的崇高精神与壮丽的山川一样,将永存于天地之间。
6eS西邢文化网

6eS西邢文化网

 

上一篇:道光皇帝为西邢郭氏宗祠题匾      下一篇:我族古谱简介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